MH_T 6119-2018 燃油和含水燃油中可繁殖的好氧微生物含量测定-触变凝胶培养法

ID

589D0438C2B543B9AEDFD2FDCDE41400

文件大小(MB)

0.79

页数:

1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9,A 21 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6119—2018,燃油和含水燃油中可繁殖的好氧微生物含,量测定一触变凝胶培养法,Determination of the viable aerobic microbial content of fuels and associated water,-Thixotropic Gel Culture Method,2018-02-08 发布2018-05-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MH/T 6119—2018,前言,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仇义霞、刘晓杰、肖勇、邓川、向海、胡晓佳、柳华、陈凯,I,MH/T 6119—2018,燃油和含水燃油中可繁殖的好氧微生物含量测定,ー触变凝胶培养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触变凝胶培养法测定燃油和含水燃油中可繁殖的好氧微生物含量,本标准适用于现场或者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航空煤油、中间储分燃料、汽油、掺混生物燃料和重质,组分燃油、含水燃油中可繁殖的好氧微生物含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STM D 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手工取样方法,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MH/T 6068航空燃料中游离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现场检测方法,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微生物 microorganisms,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在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和真菌(酵母菌和霉菌),3.2,菌落 colony,可繁殖微生物或者含可繁殖微生物的颗粒,被引入到培养基中,逐渐繁殖形成的微小可见的微生物,聚集体,4方法概要,将一定体积待测样品加入到装有触变凝胶培养基的玻璃瓶(见6.1)中,摇晃玻璃瓶,使样品与培,养基混合均匀。随后,将培养基在玻璃瓶的其中一个最大面上重新铺展成一平面,再将该玻璃瓶放在恒,温避光环境中培育。培育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红色或者紫色菌落斑点。以CFU为,单位表示微生物的菌落数量,形成菌落的数量与测试样品体枳有关,以CFU/L为单位表示油样中微生,物含量,或者以CFU/mL为单位表示水样中微生物含量,1,MH/T 6119—2018,5材料与试剂,5.1 培养基,该培养基为触变凝胶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能够维持液体燃油和其他石油产品中多种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和对菌落进行染色的反应性化合物。培养基应按16血,等分分装至玻璃瓶(见6.1)中,并加盖,密封,5.2 异丙醇溶液,70%异丙醇水溶液,6设备,6. 1玻璃瓶,无菌、透明、方形,带盖和密封条,容量约为60 mLo,6.2 注射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器,适用于燃油,容量为1 mL,最小刻度单位为0.1 mLo,6.3 环形分液器,无菌的一次性环形分液器,适用于燃油,容量为0.01 mL,6.4 移液器,无菌的移液器(或带一次性吸头),适用于燃油,容量分别为0.01疝、0.1 mL至1 mLo,6. 5恒温箱,应确保培养基在恒温培育期间避光,可控温至(25±3) ℃〇,6.6样品容器,无菌、透明,适用于燃油,应足以使抽取待检样品的设备插入至燃油表面以下约3厘米的深度。若,同时对燃油中水相进行检测,应足以使抽取待检样品的设备接触样品底部沉积水,7取样,7. 1应按GB/T 4756或ASTM D4057的要求进行取样,7.2取样时应注意:,一ー应使用异丙醇溶液清洗或擦拭取样阀和其他取样设备,取样前应确保异丙醇挥发完全,残留的,异丙醉会干扰检测结果;,ーー从排放管路进行取样时.,应在排放管路内存油放完后尽快取样,取油罐或过滤器中最先排出的,燃油或含水燃油,注:微生物含量检测结果受到燃油类型、取样位置、取样设备及其特定的操作环境影响。大多数微生物存在于罐底,或油路系统的低点,尤其是在燃油与水的界面、燃油中游离水沉淀或悬浮的位置.,7. 3采取样品体积约为1 Lo,2,MH/T 6119—2018,7.4取样后,应在24 h内进行检测,注:燃油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会慢慢死亡,待检时间越长,检测结果越不可靠,8试验准备,8 .1培养基,应避免培养基长时间接触阳光或其他强光直射,使用前应使培养基平衡至环境温度,移除盖封,备,用,8 .2移液器,将移液器在(121±2) ℃温度下高压灭菌15 min,或放置在(170±2)ヒ的烘箱中灭菌1 h,该灭菌时,间不包括容器平衡至规定温度需要的时间。若使用高压灭菌法,应确保容器在使用前为干燥状态,8 . 3恒温箱,控温至(2至3) ℃〇,9试验步骤,9 . 1外观检查,应按MH/T 6068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结果。若存在游离水,应同时对样品中的油相和水相进,行检测,9.2 样品油相采集,9.2.1 外观检查后,用カ摇晃样品约30 s,然后静置(12±1) min。若样品中的油相深度小于6 cm时,每厘米设置2 min的静置时间,9. 2.2拧下玻璃瓶盖,将瓶盖放置在干净台面上,不应接触瓶盖或瓶颈的内部,9.2.3 使用取样器(如注射器、环形分液器或移液器)吸取样品油相表面以下约3 cm深的燃油。若燃,油深度小于6 cm,在油相中间位置样品。避免吸取样品中油水界面处可见的微粒、水滴或乳液。吸取,合适的样品检测量,航空煤油检测量为0.……

……